当前位置:夜路>书库>穿越历史>新时代艺术家> 第274章 破防的张伟评,可悲又可笑(13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74章 破防的张伟评,可悲又可笑(13)

  第274章 破防的张伟评,可悲又可笑(13)
  张伟评出来喊话。
  再不挣扎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海外收益就死了。
  黄金甲立项开始,张一谋公开表示:“拍这种古装大片,纯粹是为市场拍,尤其是海外市场。”
  海外利益优先。
  除了张艺谋这块金字招牌,在北美、欧盟市场有成功经验的导演之外。
  为了海外利益,还选择了巩丽、周闰发,这两大在海外都有一定知名度的亚洲明星主演。
  《无极》出事,和好莱坞巨头打的狗脑子出来了的时候。
  张伟评听从蒋志强的建议,选择撇清关系:“中国电影在海外的市场很小,我们和《无极》不一样。”
  “当年也是哈维买了《英雄》的北美版权,他是非常精明的片商,在好莱坞的地位非常高。”
  “《无极》却让他白白损失100万美金,他们到处叫喊中国导演骗人、中国电影骗人了。”
  “人家损失了那么多钱,叫两句我觉得应该。”
  不仅如此。
  最近几个月也是频频示好海外片商。
  张伟评道:“张艺谋为什么要所有的场景都要真的琉璃建造?为什么连黄袍上的线都要金线?”
  “原因很简单,就是为了给海外片商看,这是部货真价实的大片,不是个别假冒伪劣产品。”
  面对海外片商的质疑,主动积极应对。
  为了打消海外片商对中国电影的疑虑,出品方出资亲自邀请好莱坞8大片商。
  好好招待,一一都来片场亲自看张一谋拍片。
  看所有场景的设计。
  随着《无极》在北美取得一定成绩,《夜宴》海外版权也卖出去。
  中国电影出海,原因到底在古装大片身上,还是确实存在歧视,产生一系列讨论。
  张伟评主动为好莱坞辩解:“观众一般看不出来,人家好莱坞的片商越来越聪明。”
  “人家眼光厉害着呢,我们要从自己找找原因,现在不是放点片什么就管用的。”
  “我们出品方邀请他们,让他们亲自来看,要让他们知道这部影片这样的耗资在好莱坞拍肯定拍不出来,他才会动念头来买。”
  结果呢?
  北美200家影院上映,首周才23万美元,平均一家1100美元。
  第二周的影院数量减半,眼看着要在米国下画,只有五六十万票房入账。
  张伟评是又委屈,又憋屈,又愤怒。
  米国鬼子太欺负人了!
  舔了那么久,和《无极》划清界限,被网上喷汉奸,不就是为了赚点钱吗?
  巩丽和周闰发没有号召力行,张一谋呢?
  《英雄》在北美的票房成绩是5370万美元,《十面埋伏》在北美取得了1100万美元的票房。
  黄金甲这个活整的比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大多了。
  那个画面,老外谁看不迷糊。
  可以说张一谋把一些奥运会的想法,用在了上面。
  就是大。
  波大,场面大。
  不华丽吗,不美丽吗?
  我靠,这些优点全他妈成了缺点。
  张伟评是真的吐血,理解了去年陈凯各的心情。
  西方批判《无极》剧情烂就算了,但批评《无极》过度追求数字化,是一点不要脸啊。
  现在落到了黄金甲头上。
  说什么陈思滥调,过度追求奥斯卡。
  追逐你,舔你都不行吗?
  你北美有这种片子吗,有这个画面吗?
  无耻之尤,嘴长在人家身上,好的也能说成坏的。
  最关键是吃相太难看了,从《无极》那波闹事的时候,拖着他们半年了,说的好好的。
  因为《无极》有担忧,不接受版权买断,只发行分成。
  可以,他们配合。
  现在你们就这样玩是吧?
  张伟评愤怒炮轰:“米国鬼子太欺负人了,歧视,赤裸裸的歧视啊!”
  “说是200家影院,但这个影院大多在根本不接受海外片子的保守社区。”
  “只有寥寥几家在华人社区附近,十来家非保守社区影院放映。我手头上有华人影院的数据,九成上座率。非保守的社区,平均五成多上座率。”
  “现场观众的反应不错,到最后音乐响起他们都不愿意走,大部分观众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。”
  “不说华人社区影院,一般非保守社区的影院,单馆票房达到上万美元,不比《卧虎藏龙》差啊!”
  “看看啊,大家都看看啊!”
  “是真的欺负人,欺负我们古装大片,赤裸裸的歧视啊!”
  张伟评炮轰之后,见有了热度。
  兴奋接受记者提问,继续把事情闹大,试试能不能复刻《无极》操作,挽回一部分损失。
  然而,记者问的都是很奇怪的问题。
  “心情怎么样?”
  “影响老谋子弄奥运会吗?”
  “下部戏还搞古装大片吗?”
  “海外失利好不好受啊?”
  “你会安慰老谋子吗?”
  “为什么选择巩丽,老谋子和巩丽旧情未了吗?”
  不是。
  张伟评发现没记者问黄金甲遭遇的歧视问题。
  他感觉有些熟悉。
  也有些恐惧。
  和海外氛围太像,在米国他喊话,没人报道。
  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提歧视问题。
  怎么回到国内喊话,也一样啊。
  张伟评彻底破防,人都懵了。
  鸡皮疙瘩都起来了,喃喃自语:“我们有自己的媒体吗,都是米国媒体驻东大办事处吧!”
  也不是没有媒体在乎,也有一些媒体呼吁调查文化歧视问题,但这些媒体没有关注度。
  有关注的媒体当看不见。
  开始一条龙送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走进坟墓。
  《张一谋最后一部巅峰之作》
  《北美惨败,古装大片何去何从?》
  《中国人的耻辱,海外失利,责任全在张一谋!》
  除此之外,就是转载。
  转载报道西方媒体的言论。
  《黄金甲》在北美各主流媒体综合影评为b-,整体低于《十面埋伏》的b。
  《黄金甲》目前在北美“烂番茄”网站获得各大媒体的支持率为57%,尚未达到及格水平。
  共有53位影评人在该网站上对影片发表了评论,其中有23位扔了“烂番茄”(负面意见)。
  与张一谋前面两部闯进好莱坞的大片相比,《黄金甲》在该网站上获得的支持率偏低。
  2004年年底在北美上映的《十面埋伏》获得高达88%的支持率,159位权威媒体的影评人发表评论,只有19位持批评意见。
  发言表示赞同的包括《综艺》、《时代》和《娱乐周刊》等媒体的影评人。
  而2004年暑假在北美上映的《英雄》,在该网站获得的支持率更是高达94%,180位影评人当中只有10位表示批评。
  最新一期《时代》周刊评出的十大最佳电影中,《黄金甲》荣列第十。
  评论中称:“这部张一谋导演的电影华丽得令人惊叹!它看似功夫片,但其实是癫狂的情节剧。巩丽和周闰发的表演,不顾一切,无与伦比,你能感受到,当两个魅力超群的高手过招时,那种精彩绝伦的较量。”
  《今日美国报》评论《黄金甲》是“一出华丽的肥皂剧”。
  权威的美国电影数据库网站(imdb)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:“张一谋不顾一切地追求奥斯卡的结果。”
  别说针对、歧视。
  时代给了荣誉。
  前两部《英雄》《十面埋伏》卖的不错,黄金甲是自己问题。
  人家媒体是中立、客观、合理的。
  理由找好了。
  周闰发事业低谷,好莱坞失意而回,在亚洲他号召力都很“虚”何况是欧美。
  周洁论也只能在华语区有贡献,巩丽也类似,女星扛票房本来就不行。
  然后再来说句“良心话”。
  票房失利不能怪演员,他们尽力了,导演及投资人对市场预判不足才是惨败主要原因。
  屎盆子主动往头上扣。
  进一步分析《黄金甲》在北美票房不景气的原因。
  经历了《卧虎藏龙》、《英雄》、《十面埋伏》、《无极》、《夜宴》这些大片的洗礼后,海外观众对影片中运用的传统中国元素已经有了雷同的感觉。
  规模宏大的场景、武术艺术的运用、华丽的服饰……所有的这些都让观众新鲜感尽失。
  总之是中国电影自己的原因。
  沈三通全程关注了黄金甲出品方,从讨好,再到破防的全过程。
  最近几天,他拍摄之余留心事情进展。
  张伟评哇哇直叫。
  看的他是又乐,又感到可悲。
 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,当初跟随他的指挥,一块为自己利益斗争,黄金甲版权早就卖出去了。
  沈三通也发现没什么拍摄安排的陈导名,老是往他身边凑。
  收工休息的时候。
  陈导名又过来了,拿着份报纸气道:“这些媒体也太无耻了,连为黄金甲说话的都没有!”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