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夜路>书库>穿越历史>新时代艺术家> 第249章 恐怖统治力,虎狼之词(13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49章 恐怖统治力,虎狼之词(13)

  第249章 恐怖统治力,虎狼之词(13)
  圈内巨震!
  从大陆到港岛,无人不惊!
  华夷。
  王忠磊眼珠子红了:“这就破亿了?!!”
  一旁的王忠军,手不由的按住桌子。
  手指头攥的发白,显然内心也不平静。
  他语气尽量平缓:“想想也正常,有《疯狂的超市》在前,宣传做的很好,这个成绩意料之中。”
  王忠磊道:“但这部戏的导演是宁昊啊,出了第五位过亿的导演,以后我们还能干过沈三通吗?”
  华夷从来没放弃夺回龙头之位的野望。
  虽然沈三通在王晶出走,《夜宴》上帮了一把,但他们又掏了五个点股权回报。
  沈三通对他们华夷从来不客气,区别对待。
  帮陈凯各,没要什么好处。
  只有帮他们华夷,每次都要把账算清楚。
  摆明了看不起他们。
  王晶走之后,他们为了撑住,把在外折腾一年的冯晓刚找了回来。
  为了彻底的笼络住对方,吸取了上次出走的教训,把小钢炮绑成了利益共同体。
  不仅身价飙升,还给了股权。
  冯晓刚就是华夷的王牌,有导演在就能捧人,捧出明星。
  现在三通娱乐,不仅是捧人,连导演都捧出来了。
  直接送宁昊进入亿元俱乐部。
  成为了冯晓刚、张一谋、陈凯各、沈三通后的第五人。
  冯、张、陈三人是拍了多少年的片子,经过多少年积累,才走到这一步。
  宁昊和沈三通一样,第一部商业电影,直飞冲天。
  华夷靠导演捧人,沈三通捧导演,已经不是一个层次。
  蠢不拉几的弟弟都懂,王忠军显然也清楚这个道理。
  但他咋办?
  干不过就是干不过,大家都是穿鞋的,只能暂时接受。
  王忠军自我安慰道:“资本市场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恒的利益。”
  “有沈三通打头也挺好,也挺好。”
  他已经学会了换位思考,龙头也就那样。
  给他。
  他当然要。
  可不是没办法吗?
  宁昊这个亿元导演一出,沈三通的影业龙头地位,暂时无人可以撼动。
  王忠军觉得自己也赢了:“我们可以借他的势,压制港圈。《夜宴》不是他,海外版权肯定打水漂。”
  “我们还要筹集私募,沈三通有钱、有地位,有他在,能很好的谈条件。”
  王忠磊不甘心提议:“我们要不试试挖一下宁昊?”
  王忠军想了想摇头道:“还是不要坏规矩,宁昊是他一手捧出来了的。”
  “指定没商业片经验的人,来弄超市第二部。”
  “生快成功之后顶着很多压力,依然让他继续。”
  “不谈提携之恩,哪怕宁昊是白眼狼。你看这个行事手段,他不是那种愿意妥协的。”
  “惹恼了他,后果我们不好承受。”
  “再说了,这部戏从始至终都有沈三通的影子,宁昊真实水平不好说。”
  王忠军有句话没说。
  沈三通接受他们股权都是不情不愿,要不是为了大局,可能早就对他们翻脸。
  一路走来,快意恩仇。
  出道作还没上,抓住机会,就敢逼华夷端茶的浑人。
  身边经常跟着一两个班的安保,听说集团公司养着大几十,两个排的退伍老兵。
  说明也知道自己得罪人多。
  但还是得罪人。
  这就不是正常人。
  徐凡告诉冯晓刚:“石头首周末成绩破亿。”
  猛抽雪茄的冯晓刚,呛了一大口。
  小钢炮骂骂咧咧:“这孙贼!”
  他累死累活,《夜宴》才弄了一亿五,对外喊的。
  真实一亿二三。
  也就是宁昊这个小辈的首周末。
  当然最可怕的还是沈三通,弄一部,成一部。
  陈克辛看到票房成绩,大失所望。
  他这几天,每天祈祷石头扑街。
  沈三通越成功,业内话语权越大,他越不好坑钱。
  澄天。
  伍克搏愤怒的摔了杯子:“沈三通你个冚家铲!”
  一旁的陈郝皱眉:“别说脏话。”
  伍克搏怒道:“你个表子懂什么!”
  陈郝的脸一下子气红了:“姓伍的,你说什么!你在外面拈惹草,你心里就怎么看我?”
  伍克搏想解释,又不愿意解释。
  他春风得意,陈郝这样的,他身边不缺。
  骂一句怎么了,他反而觉得陈郝有问题。
  没点尊卑概念。
  最近还和他闹矛盾,给脸不要脸。
  说白了,就是戏子。
  放在本子,什么都不是。
  本子再牛的戏子,收入再高,也没法和他这样的公司老总结婚。
  取个戏子回家,会被笑死的。
  陈郝见他连个道歉都没有,愤怒离去。
  哗啦!
  伍克搏把另一个杯子也摔了。
  看沈三通过得好,比他自己过得不好还难受。
  挖走王晶,全便宜了沈三通,让他踩着华夷上位。
  最近快一年时间,《夜宴》之后华夷缓过气,连他的老二位置都要抢走。
  八嘎!
  八嘎沈三通,看不起港圈,更看不起有日资背景的他。
  最最坑爹的是,他了大价钱,被王晶那个娘们耍了,连个账都没法查。
  黑。
  太他娘的黑了!
  港岛。
  王景在忙着犯罪黑帮片《卧虎》。
  他这两年是尽量拍片,电视剧、电影不怕烂,有活有工开,让港岛幕后能活下来。
  收到消息,心里早就预料,但还是惊讶。
  这意味着内地新的商业化道路走出来了。
  不是堆大明星、大投资、大场面。
  而是做好基础的。
  从有地域、文化鸿沟的喜剧入手。
  喜剧本身就有地域性,文化限制。
  一部戏内地好笑,港岛可能觉得无聊。
  反之,也是如此。
  区域间的障碍,也是一种文化保护。
  非常适合以小博大。
  沈三通自己两部戏,再有宁昊这一部戏。
  三次成功,这条路彻底走通了。
  王景看过石头,有鲜明的沈三通风格。
  他大致总结的沈三通风格,好比他在外面旅游。
  很容易区分韩国人、日本人和中国人。
  甚至内地人、港岛人、弯弯人,他也能看出分别。
  特别是年轻一代。
  沈三通电影就是有一种气质,一看,就是他的风格。
  但是,王景觉得,沈三通只是在风格上做了要求。
  他只是做了监制的工作,导演还是宁昊。
  从故事结构上,是多线叙事。
  盖里奇《两杆大烟枪》的那种结构。
  叙事手法,很明显不是沈三通式的故事。
  沈三通喜欢简单故事,藏着一些深层次的东西。
  从超市、生快皆是如此。
  石头也有一点,但王景相信如果是沈三通,不会搞多线叙事。
  信息太多,太复杂,有门槛。
  从沈三通放出的三支预告片,就能看出一二。
  为了淡化复杂叙事,给出很多精彩片段。
  先抛出一些信息出来,省的观众看得时候,接受的信息太多,看不懂,接受不了。
  票房来看,沈三通策略很成功。
  王景想了想,给沈三通发了个恭喜短信。
  把想法写在上面,表明愿意一块推动电影发展。
  走到这一步,沈三通已无人可当。
  小成本喜剧让他走通了,已经有了自留地。
  因为文化不同,这个自留地港圈没法进入。
  如果《赤壁》也能成功,那就更不得了。
  意味着本土大片这条路也走通。
  关键是一两次失败伤不了当下的沈三通,他可以退回舒适区继续积累。
  程龙能闯好莱坞成功,就是有港岛本埠和外埠输血,让他失败后有地方恢复。
  相比石头的成功。
  古装大片海外利益争斗,和好莱坞角力,都不算什么。
  石头成功,意味着沈三通有了内地电影统治力。
  一如当年的程龙,周星驰,要什么有什么。
  内地黑道上不了台面,没法用盘外招去打破,或者抢夺沈三通电影的利益。
  那么就要适应他,和他定的规矩。
  7月31日。
  一早。
  沈三通收到王景短信,助理给他整理的。
  好几百字。
  读完,感慨王景眼光确实厉害。
  猜中了宣传思路。
  多线叙事这种比较高级的叙事手法,精彩点提前透出去,依然可以让观众大呼过瘾。
  其他的,言过了。
  吹得他不好意思。
  没什么所谓长远规划。
  以小博大也不是深思熟虑,纯粹是前世很多成功的例子。
  制作《赤壁》也不是升级大制作,只是不想让吴语森糟蹋,赶鸭子上架。
  早餐会。
  和主创一块吃饭,沈三通布置这一周的宣传。
  沈三通先宣布了首周末的成绩:“石头首周末票房一亿两千两百万,大获成功,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。”
  夜里都告知了,但正式场合再说一遍,鼓鼓劲。
  啪啪啪!
  大家鼓掌。
  沈三通:“石头破了《无极》的各项记录,我们首周观影人数、上座率超过了无极。”
  “所有数据中只有总票房少两千万,非战之罪,上映时间少了一天。石头周四点映,《无极》是周三。”
  观影人数超过无极,票房没超,因为石头是正常票价。
  沈三通的片子,无论他自己导演,还是他出品的电影,都会和院线沟通,票价保持在三十到四十之间。
  一方面不是大片,定价太高,吃相难看。
  另一方面,他很注重观众口碑。
  他始终相信,人在做天在看,观众不是傻子。
  嗯,他自己也宣传。
  经常发一些通稿,如“我们的沈导为了回馈观众低价票,和院线据理力争,被气哭了”之类的软文。
  做好事留名。
  沈三通道:“我们再接再厉,争取超过《生日快乐》,让宁导成为我们影史第一。”
  众人惊了。
  宁昊也惊了。
  范兵兵吐槽道:“你口气也太大了,这就影史第一了,当大白菜呢。”
  李小鹿道:“沈哥哥说什么都能做到,可不是口气大,大的另有地方。”
  众人:“.”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