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夜路>书库>穿越历史>新时代艺术家> 第105章 谋取行业影响力,《赤壁》就你了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5章 谋取行业影响力,《赤壁》就你了。

  第105章 谋取行业影响力,《赤壁》就你了。(33)
  因为05年,不是后世,有这个时代的困难。
  电影行业当下面临的最大困难,是本土电影的发展。
  为此,进口片方面。
  弄出了好莱坞大片对撞。
  给日、韩开放市场,拉来其他地区的好片,只为了对冲好莱坞影响。
  国内。
  给港岛团队好待遇。
  因为国产电影和好莱坞是敌我矛盾。
  港岛和内地只是内部矛盾。
  包括沈三通自己也受益于此。
  他代表着国产电影的新势力,韩三瓶愿意在一些事上支持他。
  这种情况下,沈三通新片去打陈凯各的新片。
  属于国产电影自己打自己。
  大陆一年出不了几部好片的情况下,做这种事,完全是亲者恨,仇者快。
  做好沈三通工作,韩三瓶松了一口气:“这就好了,我们本土电影人要团结。”
  沈三通有时候,做事毛毛躁躁真的吓人。
  虽然韩三瓶不像一些人认为沈三通有病。
  但毫无疑问,沈三通也不是特别正常的人。
  正常人,谁能处女作去逼华夷大小王?
  再加上沈三通超市大卖成绩,在栽跟头之前,真要是犯起病来,恐怕有一些院线愿意陪着疯。
  “为电影行业的大局服务,是我作为电影人的责任。”
  沈三通表态,然后要好处:“领导,我下部片子想提一提片方分成。”
  韩三瓶对沈三通表态很满意,不过听到领导称呼,就知道有事:“你片子成本不高吧?”
  “咱们制片方分成太低了,好莱坞高的能拿六成甚至七成,最低也有四成五,我们才刚刚四成露头,不利于电影制作。投资太容易亏了。”沈三通道。
  国内的制片方才41%,能有这个分成,还是张伟评和院线谈判谈出来的。
  2000年左右,分账比例尚保持在35%左右。
  2002年,借《英雄》(电影版、美剧版)强势崛起的东风,张伟评亲自与各大院线谈判,为影片争取到40%的分账比。
  再往后,《十面埋伏》达到41%。
  说张伟评一人推动着分账比的进步,一点都不夸张。
  沈三通要提高影片分成,一方面国产片卖座的少,他有议价资格。
  另一方面也是提高自己的业内地位,所有制片方都会受益,是能够写入行业发展史上的。
  青史留名。
  哪怕是行业史,也够香了。
  韩三瓶想了想,制片方分成提高确实有利于刺激外部资本来做电影,不过他也点出沈三通话里的问题:“我们和好莱坞不一样,他们影院基本上发展完毕,我们还处于建设期,院线方需要资金兴建影院。”
  “就提一个点。”沈三通要先争取中影旗下的院线支持。
  中影要考虑行业发展,不只是追求短期收益,比较好争取。
  韩三瓶不好糊弄:“超市第二部呢,要不要提,你是要一部提一个点吗,你就那么对自己的新片有信心?”
  “超市第二部还在弄,奔着明年去了。”沈三通自己新戏弄完了,宁昊剧本还没完。
  主要宁昊不是很甘心,抱着《绿草地》跑奖,没法全身心创作,刚刚回来。
  沈三通没插手,反而支持跑奖。
  剧本创作也没干预,他只抓总的。
  不要太土,剩下的就交给宁昊和编辑团队。
  不好好的感受失望、绝望。
  体会到一些奖项只接受奴仆,甚至不接受投降。
  想站着把奖拿了,不可能。
  没有现实的挫折,脑子里的文青念头就杀不绝,也就弄不出《疯狂的石头》。
  人的成功需要过程,国产影片的发展不可能只靠他一个人。
  沈三通很期待宁昊成功,经济收益只是一部分。
  亲手捧出一个新生代导演,旗子就竖起来了,新生代电影人会不自觉的向他靠拢。
  韩三瓶建议:“要想谈的顺利,就两部片一起谈。”
  “那就说定了。”沈三通拿到中影旗下的院线支持,就比较好办。
  韩三瓶说起了一件事:“上影下个月,要宣布筹拍《赤壁大战》了。”
  一听《赤壁》,沈三通来了精神。
  又是一部大烂片,萌萌站起来。
  大陆大给根正苗绿的野模黑泽志玲做配,了好像八千万美元。
  没想到,赤壁项目是上影先提出来的。
  至于上影的项目还没宣布,中影领导就知道了,沈三通并不意外。
  中影和上影一直是有来有往,比较重视交流切磋。
  “赤壁某种程度上,源于我国著名剧作家梁新46年前,1959年的古代军事影片创作计划。”韩三瓶说起了赤壁的历史渊源。
  早在1959年拍摄《红色娘子军》的过程中,梁新便与血气方刚的谢进导演商议,要把历史上闻名的战例“赤壁之战”搬上银幕。
  但考虑到那时他们都年轻,对在银幕上展现规模宏大的战役恐怕力难胜任,故决定再酝酿几年,等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再说。
  “中影也想拍?”沈三通问。
  韩三瓶点了点头:“你新片弄完了,要不要试试大片?”
  上影还没宣布,更没办案。
  抢就抢了。
  我中影抢的,怎么着吧?
  这才是韩三瓶把沈三通叫来的最大目的,沈三通新戏他其实一直在关注。
  从最初的悬疑恐惧,网络调查之后,转向了喜剧悬疑。
  说明听劝。
  两百多人的剧组,弄得铁板一块,组织调度能力极强,两百人完全不是上限,这就超过了目前很多导演。
  说明有组织调度能力。
  最重要的是,有一颗当前很多电影人没有的职业节操和职业追求。
  想要弄新技术,先拍了一部低成本《迷失小镇》。
  听劝、有组织能力、有事业心,独一份。
  韩三瓶想弄大片,如果没有沈三通的话,他要等一等,找到能给投资人信心的导演,或者等他进步的消息确定。
  有了沈三通,他觉得可以提前。
  至于沈三通行不行,只要他愿意弄就行。
  没更合适的人。
  沈三通始料未及。
  原来谈大片战略,诉苦无人可用,在这里等着自己。
  电影上映前空出来的时间,他原打算想弄部电视剧。
  偶像题材。
  偶像剧题材被韩国和弯弯垄断,他想弄个不一样味道的。
  想了想,沈三通答应了下来:“我只能说试试。”
  弄历史大片,没多少信心。
  但一想到前世这部片子,烂到根子,把央视的《三国》截取出来,也比这个强。
  一个日本人演武侯,真让人想骂娘。
  ctmlgb。
  他来又怎么了?
  他凭什么不可以?
  至少他对于历史有一份敬畏,怕观众戳他脊梁骨,怕给先人蒙羞。
  就干了。
  韩三瓶直接敲定:“我们抢在上影之前宣布立项,然后备案。”
  沈三通无语,你一刻也不等,真是抢定了上影的项目。
  敲定赤壁项目,走出了中影大楼,沈三通有些恍惚。
  新戏档期敲定了,片方提成也敲定了,怎么还加上了一部大片。
  有一种钦定的感觉。
  上了车。
  沈三通整理了一下思绪才道:“走吧。”
  今天还有个事,要去赴王晶的约,看看什么个章程。
  说一下,我有些时候确实脑子会抽。
  魔改最好是大家熟悉的,哪怕是烂片,大家有代入。吸取教训。
  提前说一下,赤壁项目至少是两年起步,筹备到拍摄要一年,光后期也要半年甚至一年,上映要奔着08甚至09年。
  下一部新戏是囧途,至少拍摄、上映,时间上是这样的。
  新片档期,有想过踩着无极上位,会比较爽。
  分析一波之后觉得不可能。发行、制作、院线方所有相关方,还有其他方面,都不会同意。
  还是尽可能贴近现实。
  (本章完)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