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9章 偷拍进行时
第239章 偷拍进行时
这的确是周浩然的一大功劳。
民营经济的专题已经播放了两期,收视率很低,市场层面不认可。
可是在非市场层面,备受好评,展总监为此多次受到了台里的表扬,认为他开窍了,在改革和保守之间找到了立场。
加上最近生活频道的危机解除,账上资金富余,他配上了专车。
心情别提多好了。
关键要素,就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。
展玉山自然要对他另眼相待,笑着说:“什么事,你说吧!”
周浩然正色道:“民营经济需要鼓励,但是不能因为鼓励了民营企业,就忘记了顶梁柱的国有企业。在很多行业里,国营企业都要比民营企业更出色。”
“嗯?”
展玉山听后,颇为震惊。
这小子的政治觉悟怎么这么强?
真让他给说准了!
《民生调查》民营经济专题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之后,就有思想保守的上级领导提出了意见,说《民生调查》是一档很好的栏目。
但不能只表扬民企,而忘记了国企。
不要本末倒置!
展总监还寻找选题呢。
没想到送上门来了。
周浩然跟他一起上电梯,抓紧时间,快速的说:“别的行业我不清楚,但我最近跑销售,对印刷厂行业比较了解。很多民营的印刷厂,内部管理非常差,厂房内都是危害健康的化学品,工人们却没有防护措施。”
展玉山听明白了他的意思,“国营厂有这样的措施?”
周浩然道:“优质的国营印刷厂,在这方面的管理都很严格,比如去年国资委牵头组建的海港印刷集团,就提出了很严格的生产安全要求。这是粗放管理的民营印刷厂没有的,他们就只顾生产、只顾赚钱,完全漠视了工人的生命健康。”
展玉山微微皱眉,“不能打击民营经济的信心,铁腕的大领导都说话了,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民企犯错误,要给他们时间来沉淀。”
周浩然笑道:“也不是所有的民营印刷厂都这么差,有的印刷厂在安全生产方面,一点都不比国营大厂差。”
“你的意思?”
展玉山眯起眼睛。
周浩然快速的说:“我的意思,是围绕着印刷厂做一个小专题。既能揭露社会里的负面现象,体现出《民生调查》这档栏目为民请命的宗旨;又能做一些民企和国企的对比,在政治上站稳立场。最后再拿一家民营印刷厂当做典型来夸一夸,鼓舞民营经济的信心。”
“去我办公室。”
展玉山一下就被他给说动心了。
这个选题也太妙了吧?
既有收视率,又有政治性?
多少制片人、编导都绞尽脑汁的困扰,在收视率和政治性之间只能做“二选一”。这小子随便报的一个选题,就能轻易解决这种世纪难题?
周浩然见他这个态度,就知道这事已经成了。
“说说吧,你有什么思路?”
展玉山指了指办公室的沙发。
周浩然道:“总监,我的计划是做一个《印刷厂的是与非》小专题,只做上下两期就可以。第一期,做暗访,把一些唯利是图的民营黑心印刷厂的黑幕给曝光出来。第二期,把优秀的国营印刷厂列出来,再拿出一两家优秀的民营印刷厂,做一些主题的升华。”
展玉山失笑道:“就这样?”
“我不是电视人,只能想到这么多,还得请总监多指点。”
周浩然的方案不成熟,才能显得领导更优秀。
展玉山领导当习惯了,也懒得去构思,直接一个电话,把《民生调查》的制片人袁文乐叫了过来。
根本不商量。
要求他成立一个项目组,来做关于“印刷厂”的专题。
“好的,我马上就做。”
袁文乐是展总监一手提拔的嫡系,根本不讨价还价。
展玉山看了周浩然一眼,问道:“你跑业务忙不忙?”
周浩然笑道:“还行。”
“要是不忙的话,你也在这个项目组里参与一下?”
展玉山这就是投桃报李了。
他隐约有猜测。
一个业务员,怎么就平白无故的提议要做一个关于印刷厂的专题报道?估计应该是这小子为了跑业务,跟客户做的一些交换,用电视台的资源来交换客户的订单。
只要不损害栏目品牌,不妨顺水推舟。
周浩然笑笑,“我还没参与过电视栏目呢,跟袁主任学学。”
“可别。”袁文乐意味深长的看他一眼,“民营经济的专题报道,你就是策划人。别人不知道,我还不知道?”
周浩然提议道:“要不这次,让严宏记者也参与进来?”
“可以。”
袁文乐点了点头,卖他一个面子。
马上行动。
回到栏目组里,成立项目小组。
找来了严宏记者,还有一个叫做李军的调查记者。
袁文乐的动作很快。
对周浩然也很尊重,上来就说这是他报的选题,领导已经批了,请他来阐述下思路,这个选题要怎么做?
周浩然也不含糊,就说明暗两条线一起做。
暗线,自然是做暗访。
由李军记者负责,找几家民营的印刷厂来暗访,拍下来其中的一些管理乱象,以及工人们在化学剂混合的危险氛围下工作的景象。
明线,由严宏负责。
主要跟相关管理部门对接,明确管理规则,然后去优质的国营印刷厂拍一拍。
最后,暗访出一家优秀的民营印刷厂,就可以对这家印刷厂做一些正面报道了,作为优秀民企的代表和国营印刷厂一起来正面宣传。
从而表现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,只要民企正规运营,民企和国企一样受重视。
“思路很连贯。”
袁文乐听他说完,着实吃惊。
暗线来争取收视率,来为市场负责;明线来表明正确的立场,为政治负责。
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
这小子还真有点真材实料!
“我觉得还可以,先搜集信息,两条线一起做吧?”
李军记者是行动派。
袁文乐道:“可以,要尽快。任务很急,领导等着看结果呢,一周之内,这个小专题必须要上线!”
《民生调查》的制作方法和《家长里短》不一样。
《家长里短》是先有策划文案。
然后按照文案的思路来拍摄、制作。
《民生调查》因为充满了不确定性,谁也说不好暗访能拍到什么内容。所以是先拍,把素材拍回来了之后,再按照素材制作文案。
周浩然笑着说:“我跑销售的时候,接触过不少印刷厂,要不我提供一份名单吧,就不用调查了。按照我的名单,明天就可以去采访!”
“行啊,那就更快了!”
严宏记者配合着他。
周浩然道:“李记者,你可以伪装成书商,假装是去印刷厂谈合作的。就可以进入厂房内,偷拍到一些画面了。”
李军笑道:“好主意!”
……
名单是李长兴提供的。
周浩然转给了项目组。
李军在单位里,换上了一套西装,叫上了一个摄像和一个编导,准备出发。
不能上来就直奔主题。
先挑几家无关紧要的印刷厂,去演练一下,扮演书商熟练了之后,再去三彩印刷厂做暗访。
周浩然也是第一次见到了暗访设备。
真粗糙啊!
这年头,还没有什么运动摄像机、针孔摄像头。
摄像机又沉又笨重。
这怎么偷拍?
李军采用的方式是公文包伪装。
把摄像机装在公文包里。
然后公文包侧面开一个洞,摄像镜头对着洞口。
再从女性的黑丝袜上剪下来一块,挑通用性好的材质,蒙在外面,再打上蜡。
既可以看起来跟公文包一样都是黑色的,也可以防止镜头的反光。
暗访的时候,把公文包夹在怀里,时刻警惕。
一旦有人注意,就赶紧调整角度,别被人发现了摄像头。
《民生调查》属于王牌节目,有特权。
栏目组有配车。
一辆面包车。
周浩然和严宏记者也跟着,一次参与暗访。
就挺有意思的。
在车上,周浩然陪着李军记者反复练习。
周浩然假装印刷厂老板。
李军冒充书商。
“周总,我是江河文化公司的赵明建,这次过来是专门跟你谈生意的。”
李军脸上挂着笑容,看起来很真诚。
周浩然已经跟他联系了几遍了,这次就加了难度,“哦?赵总也听到消息了?”
“啊?”李军就不太知道了,“什么消息?”
周浩然笑着说:“我听说,长兴出版社大幅度涨价了,没有价格优势了。赵总是因为这个,才找上门来跟我谈这笔生意的吧?”
“哈哈,生意人嘛,谁不想要更便宜的订单?”
李军的反应很快。
周浩然问:“你去那边谈过了吗?”
“嗯……”李军就不想接了,很在意的询问,“哥们,这到底怎么回事?”
周浩然恢复了常态,笑着说:“李记者,我也是刚听说的消息。长兴出版社的印刷报价,本来在行业里最低,所以民间的书商有印刷订单,一般都会去找他们合作。最近长兴印刷厂涨价了,别的印刷厂的机会就来了。”
李军松了口气,“这是很重要的情报啊!还好你消息通,要是不了解这个情况,过去之后十有八九就露馅了。”
开车的司机是摄像,开玩笑的说:“没事,真要是露馅了,我拎着公文包转身就跑。你垫后。等我跑了,回头再找人救你出来。”
李军却一脸认真,沉声道:“肯定的,咱们这一行,素材比命重要。”
周浩然知道暗访的危险性,宽慰道:“海港这边还不至于,出事的一般都是中西部那边,那边才危险。你真要被扣下了,我保准开着车冲进去。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