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夜路>书库>其他类型>换亲赚翻了!我嫁病秧子得诰命> 123.第123章 宋父留有后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23.第123章 宋父留有后手

  第123章 宋父留有后手
  秦明松看向秦老头,“爹,现在可以告诉我,宋氏姐妹是何来历吗?”
  秦老头撩起眼皮瞥了他一眼,“你只需要知道,是咱们招惹不起的。”
  “那白府也是我们招惹不起的。”秦明松只觉得可笑。
  他们一介农户,能招惹得起谁?
  秦老头想了想说道:“白府出身清贵,自诩是书香之家。平头百姓确实是招惹不起,可是这样的人家爱惜名声,我们只要占理了就不用太过忌惮,反倒是那些不讲规矩的才招惹不得。”
  这话就有意思了。
  当初宋宽私下不知怎么同秦老头说的。
  反正他很是忌惮就是了。
  秦明松在外面这些年也知道一些阴暗的事,秦老头这话出来,他就听懂了,“爹既然说宋氏姐妹不是我们能招惹,那您为何要纵容娘亲欺辱绣儿?”
  “你这书白读了?”
  秦老头看向儿子有些失望,“你娘是婆婆,让儿媳妇做点儿分内的事,怎么能说是欺辱?这事儿传到外面也是你娘亲占理。”
  只要占理了。
  谁能说是秦家的错?
  秦老头看到秦明松,这终究是他寄予厚望的儿子,“按照我和宋老爷的约定,只要我家没有害人之心就行了。她俩若有一人在秦家出事,我们秦家人也别想活,你要记住这一点,四儿,这世上呀,能要我们命的人太多了,不要以为只有你一个是聪明人。”
  不然姐妹俩那么一大笔的银子。
  不要说老刘氏,秦老头也眼馋。
  偏生他不敢动,只能看着。
  幸好宋绣脑子不清楚,挖出了二千两,也算是小有安慰。
  秦明松只觉得心底发凉。
  早前他还想着迫不得已就来个丧偶,幸好他今日问过父亲,就算父亲没有全说,还是给了他一个警醒。
  秦明松再回想起宋氏姐妹的不同。
  宋锦给秦明松的感觉就是高门大户养出来的,而宋绣却像是小家小户出身。
  随即秦明松试探地问:“爹是不是最看重大郎媳妇?”
  “大郎媳妇是嫡出,你媳妇是庶出。”
  秦老头有点可惜地看向儿子,不过还是安慰道,“庶出的也没什么,以前我们家这样的门户,想娶也娶不着。”
  一些富贵人家就把庶出当成货物来养,生来就是给嫡出子女添砖加瓦的,就算是这样也不会嫁给农户。
  秦老头以前替宋家做过事。
  他知道宋氏祖上出过数代御医,只是宋氏习惯了低调,很少人知道罢了,在教养子女上面,可不是寻常商户可比,但精心教养的也只有嫡出的子女。
  然而秦老头不知道,他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,更像是针似的扎到了秦明松心里。
  让秦明松对秦驰的嫉妒更深。
  按照年纪来订亲,宋锦本该嫁给他。
  想到宋锦嫁给秦驰后,秦驰的种种变化,尚且不足一年的时间,便有了娇妻和儿女,还中了小三元。
  果真是有旺夫之相。
  相比于他娶了宋绣,这好事没有多少,反倒是一件接一件的麻烦事。
  “爹,若我今年不中举,家里真的不会再供我求学吗?”
  秦明松最关注这点。
  秦老头微浊的老目微眯,“不会。”
  见到秦明松脸色变了。
  秦老头安静了片刻又道:“大郎今年十七中了秀才,没家里的钱,每年还能得朝廷的补贴,四儿不觉得愧疚吗?”这话换个人来说,几乎是把秦明松的脸扔到了地上踩!
  偏生这话是秦老头说的。
  秦明松心里再憋屈也只能忍。
  两相对比之下,他输了!
  因为秀才和秀才之间也是有区别的。
  成绩最好的秀才,朝廷称之为禀生,到书院进学的话每月会提供廪馔或学粮,而且每年还会有四两到六两的银子补贴。秦驰中了“小三元”,成绩优异,少说能领六两银子一年,幸运的话还有机会成为“贡生”,拿到入国子监的名额。
  作为禀生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收入。
  好比替考生担保,就是一份体面又稳定的进项。
  秦明松当年考中秀才排名虽然靠前,却并非禀生。
  不得不说秦驰中了秀才,让秦明松在家里的地位大不如前,连在秦老头心里也减少了些许的分量。
  只能说这对比着实太过强烈。
  不说家里其他人怎么想。
  秦老头自己琢磨着也不是个滋味。
  他举全家之力供养小儿子读书十余年,还不如李氏一人养的来得优秀。
  果然娶个好媳妇很重要。
  当年他就是太草率了,才娶了老刘氏……
  等秦明松回到自己房里,心里那股涌上来的不甘和嫉妒,还是久久未曾平复,就算宋绣在他面前伏低做小也平复不了。
  秦明松很是意难平。
  “夫君,歇息吗?”宋绣将床铺好。
  秦明松眼神幽深地看向她,“绣儿以前身世很好吗?”
  “寻常吧。”
  宋绣随口应道。
  在她的想法里商户之家,确实是寻常,她向往的是当官家夫人。
  可听到秦明松耳边却格外刺耳。
  寻常还能威胁到他们一家人的性命?这代表什么?说明他出身低贱,什么人都能威胁到他。
  想要改变这些,想要力压秦驰一头,他今年就必须要中举。
  在紫阳书院经营数年,他很清楚自己看似混得不错,实则宛如空中楼阁。如果他科举能够高中还好,若是落榜了也不会有多少人买他的账。
  在文化风气浓郁的徽州,一个秀才在权贵眼里真不算什么,只有中举了方能增加一些分量。
  接下来的秦明松更加刻苦读书。
  以前他读书也刻苦,但还会费心结交人脉,参加同窗的聚会等,现在几乎是卷不离手,日日挑灯夜读。
  在家里闭门读书。
  再去了书院之后,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。
  这种勤学的态度,让书院里的白大儒和教习夫子对秦明松的印象大好。
  学生本该以学业为重。
  这样的学生,就没有为师者不喜欢的。
  消息传到了秦驰那里,无语了好一会儿,“这么快就从打击中找出了生路,不愧是我小叔。”
  这话说不清是称赞还是嘲讽。
  反正宋锦是不在意的,她有的是耐心。

上一章目录+书签下一章